全市法院受理案件23.6万件、办结22.8万件
“刷单炒信案”等6案例获全国表彰
(资料图片)
半岛全媒体记者尹彦鑫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孙兆慧
12月30日下午,青岛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举行,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正智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。2022年,全市法院受理案件23.6万件、办结22.8万件,均居全省首位;其中市中院受理案件3万件、办结2.8万件。
审结金融纠纷案4.3万件
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。推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、项目招引20项措施,化解纠纷7.4万件。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333件,“刷单炒信案”等6个案例获全国表彰。海尔集团遭多家公司商标侵权及商业诋毁,中院依法判令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950万元,有力维护首批链主企业合法权益。推出金融司法协作12条措施,审结金融纠纷案件4.3万件。
全力服务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。出台20条“硬核”举措,实现重点项目现场法官工作室全覆盖,“调判执”一站式化解纠纷1.2万件。市北法院仅用41天妥善调解涉福鼎大厦项目纠纷,62小时内完成工地交接,推动停滞8年的重点项目复工续建。
全力服务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。推出26项惠企便企措施,让企业切实感受到司法的温暖。健全“府院联动”机制,审结破产案件115件,打造企业挽救“青岛模式”。在海上嘉年华公司破产重整案中,黄岛法院协调引入国有优质平台,化解企业债务74亿元,盘活土地1.4万平方米,助力近300家商铺持续经营。
全力服务美丽青岛建设。依法推进太平山中央公园等涉案建筑处置,审结环境资源案件1625件。
审结涉黑恶犯罪案12件
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。审结刑事案件7985件,判处罪犯1.1万人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,审结陈浩、张新海、刘世星等涉黑恶犯罪案件12件144人,处置“黑财”2348.6万元,防止黑恶势力“死灰复燃”。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,审结案件32件162人,涉案金额2.1亿元,发出司法建议26条,“线上线下”普法33场,相关经验获最高法院表彰。
设立全国八家之一、全省唯一“人民法院证券期货犯罪审判基地”,审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、操纵市场等犯罪案件314件。刘锦烨、高宗一等人操纵证券市场,涉案金额近70亿元,中院依法判处二年至七年不等有期徒刑,并处10万元至2800万元不等罚金,维护证券市场安全。有序推进30家“问题楼盘”纠纷处置,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。某集团公司拖欠工程款致12个项目停工,中院调解推动涉案项目开工续建,有力保障2.2万户购房者合法权益。
全面准确适用《民法典》,审结教育、就业、医疗、养老等案件4.2万件,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。胶州法院建立“333法院+工会”机制,高效化解550件职工讨薪纠纷,为劳动者讨回工资430万元,相关经验在全国推广。
员额法官人均办案271件
聚焦“审级监督”需求,审结二审案件1.8万件、再审案件488件,其中改判或发回重审2207件,实现二审有效终审、再审依法纠错。聚焦“高效解纷”需求,组建115个速裁团队,办结速裁快审案件4.2万件,其中51.5%的案件在15天内办结。全市法院结案率同比提高3.1个百分点,平均办案天数同比减少2.3天,员额法官人均办案271件,居全省首位,同比增加17.2件。
建立“蓝色风暴”品牌矩阵,执结案件5.8万件,执行到位金额299.7亿元,均居全省首位。对于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,健全“蓝鲨”司法查控系统,开发履约能力分析系统“精准画像”,在线查扣房产16.2万次、车辆3.2万台,冻结资金81.7亿元。健全线上诉讼服务平台,深化应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,网上立案20.3万件,在线开庭5.5万件,电子送达330.8万件次。
坚持以公开促公正,公开裁判文书14.2万篇,庭审直播2.5万场、1877.8万人次在线观看,均居全省首位。